在夜晚的全球卫星地图上,我们常常会注意到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:那些灯光璀璨、通明亮丽的区域,往往代表着经济高度发达、基础设施完善的地方。而在一些光线暗淡、几乎漆黑的区域,却多是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的国家或地区。比如在东亚的越南和朝鲜,便存在着这样的对比。在不少人的印象里,这两个国家经济薄弱,电力供应不稳定,常常伴随着停电现象。然而,若仔细比较会发现,越南的电力情况虽然并不理想,但相较朝鲜已有明显改善,而这其中离不开中国的支持和合作。于是一个问题浮现:同为中国的邻国,为什么越南和朝鲜在电力供应状况上会呈现出如此巨大的差距?
中国帮助越南改善电力困境
越南与中国接壤,两国关系历史上经历过摩擦和挑战,尤其是在领土与主权问题上多有争议。但在经济发展领域,双方的合作却十分紧密,特别是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。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,中越双方便陆续签订多项合作协议,包括道路、桥梁等基建工程。越南在“修路”等项目中表现出积极态度,显示出对中国技术与资金支持的高度依赖。
展开剩余80%在电力问题上,越南政府也希望借助中国的力量。电力供应是否稳定,不仅仅反映一个国家的科技实力,更关系到工业、民生和整体经济的稳定。越南经济发展迅速,制造业吸引了大量外资,但其电力供应却无法跟上需求。对于企业而言,停电就意味着停工停产,损失巨大。尤其在夏季,居民用电量暴增,往往挤占了工业用电空间,引发大范围停电。
例如在2023年夏天,越南遭遇极端高温,全国多地出现大规模电荒。由于水流量锐减,多达11座水电站被迫停运,电力缺口巨大,连三星、佳能等国际知名企业在当地的工厂也不得不暂停生产。这次停电对越南的经济造成严重冲击,投资环境一度受到外界质疑。为了缓解危机,越南紧急向中国求助,并于当年5月与中方签订110千伏购电合同。这是时隔七年后,越南再次从中国购电,充分暴露出其国内电力建设的不足。
对越南而言,廉价劳动力与优惠政策虽能吸引外资,但若电力短缺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,投资环境就会失去吸引力。正因如此,向中国购电几乎成了越南的必然选择。如今,中国不仅向越南供电,还积极参与其电力系统建设,帮助其逐步缓解后顾之忧。
朝鲜的电力选择
与越南不同,朝鲜长期以来同样面临电力短缺,但其态度更为特殊。朝鲜并不愿依赖他国,而是坚持走自力更生的道路。早在冷战时期,美国曾向韩国展示过一张朝鲜半岛的卫星夜景照,图中韩国灯火辉煌,而朝鲜除了平壤等少数区域,其余地方几乎漆黑一片。这种鲜明的反差,也揭示了朝鲜民众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缺电现象。
事实上,朝鲜并非没有努力。自20世纪70年代起,朝鲜大力发展火力发电,并在2007年前后于西部地区建成十余座火电厂,全国范围内也拥有五百多座大小发电设施。然而由于设备老旧、效率低下,加之火力发电需消耗大量煤炭,电力供给依旧不足。有限的电力资源主要保障首都、纪念性建筑和军需工厂,而普通百姓的生活用电往往被忽视。
更为复杂的是,在国际制裁和外汇短缺的压力下,朝鲜即便自身电力不足,仍选择将部分电力出口,用以换取急需的外汇。这种做法表面看似矛盾,实则是出于国家生存战略的考量。相比之下,中国虽曾提出对朝跨境供电的项目,但由于朝鲜电网基础设施落后,大量设备仍是苏联时期的遗产,若直接供电,很可能无法惠及普通居民。因此,中方对该计划保持谨慎,仅在近年才给出原则性同意。
面对困境,朝鲜民众逐渐采取“自救”方式,例如安装太阳能电池板、更换节能灯等,以缓解用电紧张局面。虽然这种分散式措施无法彻底解决问题,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居民生活。值得注意的是,朝鲜不像越南那样依赖跨国制造业,因此对电力的紧迫需求并不如越南强烈。
结语
综上所述,越南与朝鲜在电力发展上的差异,源于两国国情与战略选择的不同。越南选择依赖外部力量,尤其是中国的支持,以快速改善供电状况,确保经济增长与外资稳定。而朝鲜则坚持独立自主,即便在艰难环境下也努力依靠自身探索发展道路。两种模式各有利弊:越南获得了短期的经济活力,却暴露出对外部依赖的隐忧;而朝鲜虽承受更多民生困难,却为未来的独立发展积累了经验和韧性。
两国的路径差异,不仅是电力问题的对比,更是国家发展战略的缩影。
发布于:天津市迎尚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